園林設計里面的三山五園帶大家了解下
“三山五園”的多元化歷史景觀:不只是園林景觀
“三山五園”的城市歷史景觀并非是指眾人所熟知的園林景觀,而是包含了鄉村景觀、農業景觀、軍事景觀等多種景觀類型,在歷史上這些景觀都因為滿清皇權的需求而被有機地組織在了一起,形成了多元化的“三山五園”歷史文化景觀,并且早已成為了北京西北郊的歷史符號,在人們的記憶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想要理解其景觀多元性背后的原因,就必須了解“三山五園”的結構。
總體來看,清代“三山五園”主要包含了三個層次:首先是由多座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所組成的園林核心區,其中的園林類型既包含了圓明園等多尺度的人工山水園林,清漪園等大中型自然山水園林,也包含了靜宜園等多尺度的自然山地園林,其景觀類型豐富多樣、層出不窮,在海淀一帶連綿不斷、蔚為壯觀,可謂真正意義上的“萬園之園”。其次是各園林之間穿插的中間過渡區,該地區在空間上占據了“三山五園”的大部分土地,包含了水利、農業、居住、商業、宗教等多種功能的聚落,為皇室的園居生活源源不斷地提供物質上的支持,其景觀風貌主要依托于海淀土壤肥沃、水源充沛、氣候適宜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以及古代勞動人民適度改造自然的生態智慧,主要體現為華北地區難得一見的江南水鄉風光。再次是由圓明園護衛營、健銳營和外火器營這八旗“外三營”所組成的軍事防御區,它主要分布在“三山五園”的外圍,駐扎有大量的清軍精銳部隊以保衛皇家園林的安全,同時是重要的軍事演習基地,在景觀上主要體現為模擬戰場、依山而建的碉樓以及軍營、團城等形式。